题图由豆包生成,提示词:商业街,人群
低利率时代将部分储蓄用作消费,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眼下的即时需求,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理财。
撰文丨周隆斌
我家楼下有一家羊肉烩面,店门口摆有一口大锅,大块羊排与筒骨在乳白的浓汤中翻滚沉浮,热气裹挟着醇香直冲鼻腔,手工面韧而不硬,再加上薄薄一层葱花香菜点缀,这样一碗羊汤面总能让我食欲大开。小店营业到很晚,凌晨时分来上一碗羊汤面,能让人忘记一天的疲惫。
这样的小店不会出现在任何餐饮店榜单中,与网红店更是不沾边,它看起来与路边随处可见的面馆并无二异,却是那种你愿意带着外地来玩的好朋友一起光顾的“苍蝇馆子”。
小店曾经宾客盈门,时常需要拼桌,而如今饭点都仅有寥寥几位。羊汤面一如既往的美味,愿意为一碗面掏钱的食客却越来越少。
某天深夜,整个店里只有我一个客人,不大的面馆略显萧瑟。面馆大叔在我对面坐下,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我闲聊家常。我回忆起曾经面馆中的喧闹,大叔叹了口气说:“现在大家赚钱都难,来吃面的人越来越少,我也不知道这家店能撑到什么时候。”
他从烟盒中抽出一支烟,指尖明灭间,照亮了他落寞的侧脸。
这家店某天或许真的会如千万家街边小店一样,在不经意间消失。常客路过时,偶尔会想起曾经这里有一家很好吃的羊肉烩面馆,除此之外不会留下任何痕迹。
羊汤见底,我起身准备回家,大叔向我挥挥手说:“要常来呀。”
01
过去几年中,很多街边小店就这样默默消失,空荡荡的店面窗户上贴着“旺铺出租”。
凯恩斯在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》中提出,一个人的支出(如消费或投资)直接成为他人的收入(工资、利润等)。如果居民都倾向于增厚储蓄,总需求进一步下降,大家未来的收入反而会更少。经济学理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,街边小店就是最直接的见证者。
居民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,本质上是因为对未来预期收入下降而产生的焦虑感。量入为出,未雨绸缪刻在了中国人的DNA中。2024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43.4%,远高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。住户存款余额攀升至151.25万亿元,人均存款首次突破10万元。
投资于定期存款类产品看起来是稳赚不亏的理财方式,有关“存款特种兵”的话题曾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,花上百元路费,跨省存款,当日往返,仅为了能得到高一点点的存款利率。彼时,对比哪家银行存款利率更高、存够多少钱就能靠利息生活,以及教人如何“无痛存款”的帖子,堪称理财博主的流量密码,如今这类帖子已逐渐销声匿迹。
倒不是说大家发现这些博主在“割韭菜”,通过正规银行渠道购买的定期存款类产品,很难有什么花头。只是存款利率越来越低,让很多人失去了折腾的欲望。
4月以来,多家商业银行陆续下调存款利率。有银行存款利率单次下调幅度高达0.4%,还有部分银行上调了3年期、5年期存款产品起存门槛。目前,多数银行的定期存款的利率普遍低于2%,正式步入“1时代”。
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,尤其是考虑到国内为了对冲关税战对经济的冲击,很大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,再加上美国也进入了降息周期,国内银行存款利率大概率会进入“0时代”,或许还会逼近0利率。这种情况并不罕见,欧洲和日本此前都曾存在过0利率甚至负利率。
其实,不用展望未来,以存款利率低于2%的现状,长期来看存款类产品就只能提供负收益了。全球多数央行普遍认为的合理通胀率为2%左右,这被视为经济良性发展的指标之一。换句话说,央行们都会尽力将国内物价涨幅保持在每年2%左右。
当存款类产品到期后,本金加利息的购买力还不如当年持有本金的时候,存款类产品就无法实现财富增值,还会越存越贬值。存款利率越低,财富缩水速度越快,靠利息过日子的愿望更是无从谈起,反倒是变成了“坐吃山空”。
02
俗话说:“你不理财,财不理你。”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所有时期,贸然投资,可能会陷入多做多错的尴尬境地。近几年国内的投资环境更是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
DeepSeek横空出世,国内AI行业发展得风生水起,国产新能源车远销海外,芯片自主化进程持续推进……然而,这些行业的投资机会距离大多数普通人都太过遥远。
于是,不少人将目光放在了资本市场,去年9月末,A股一轮快速拉升行情吸引到了大批新股民,当年10月证券账户新开户数为685万户,达到历史单月开户数第三高。
当时我也开设了一个新证券账户,运气还不错,半年多的时间账户收益率为10.18%。A股市场中,除新股外,单日涨停板最高幅度为30%。这么一对比,10%的收益好像不值一提。然而,券商APP中显示,我的收益率还是跑赢了71.98%的投资者。如果单看今年,3.09%的收益率就已跑赢84.6%的投资者,侧面印证了股市“七亏两平一盈”的盈亏定律。
低门槛的投资方式除了风险度较高的股票市场外,价格持续刷新历史新高的黄金显得格外诱人。投资期货市场的朋友最近经常和我打趣,什么时候适合买黄金期货?就是上一分钟。
黄金的价格相对独立于货币和金融市场波动,因此,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、地缘政治危机加剧时期,黄金通常被视为优质避险资产之一。将黄金作为投资组合中的“压舱石”,保持10%左右的黄金配置,一直是投资顾问们所提倡的。
然而,黄金不产生利息或股息,收益完全依赖价格波动。且不论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错综复杂,也不谈实物黄金在回收时的折价,黄金价格现在处于有史以来的最高位,大手笔购买黄金作为长期投资品前,任谁都得心里掂量掂量,会不会成为“山顶洞人”。
03
诸葛尚且苟隆中,凡人岂能扭乾坤。很多时候收入难以提升并非因为自己不够努力,而是赚钱的机会实在是太少。
我们不妨换个思路,放下焦虑,更加松弛一些,让钱回归其原本的用途——消费。
去年国内居民出行热情依旧高涨,2024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国内出游7.65亿人次,较2019年同期增长10.2%。出游人数增多的另一面是,游客的消费更加理性,国庆长假期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.17亿元,人均消费916.1元,仅恢复至2019年的97.9%。
所以,机票、酒店的价格不升反降,很多付费景点的游客数量在逆势走低。业内人士表示,上海迪士尼国庆期间的客流量较上一年同期下降超30%,环球影城的客流降幅也保持在20%左右。付费景点人流量减少,除了缩短排队时间外,景区对于付费项目的各种优惠活动更是层出不穷,少花钱还能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。
旅游只是国内消费场景的一个缩影,从新能源车的“油电同价”到电商平台们重返低价策略,各类消费性价比提升在很多方面都得以体现,就连不少网红店现在都可以随时去打卡。
我们对未获得事物的期待本身就能产生强烈愉悦感,甚至超过实际拥有时的体验。等待过程中,大脑会通过想象不断预支快乐,实际获得时反而因缺乏新鲜感而满足感降低。延迟满足,本身就是一种反人性的做法。
将部分储蓄用作消费,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眼下的即时需求,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理财。现在多数消费场景下,无须比价就能得到远胜从前的性价比,不妨将未来的消费升级计划挪到眼下,以折扣价购买到商品,节省下来的差价远高于现行存款利率的收益。
今年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政策补贴范围扩大,很多数码产品、家用电器等大件商品都能得到政府20%的价格补贴,再加上商家自己的促销活动,当下将家里的一些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,或许是最佳时机。
现在趁着消费品有不小的补贴,提升生活品质。过几年,赚钱机会增多后,大家手头都宽裕了,这些消费品比现在更大力度的折扣估计很难会再有,价格指不定还得再涨涨,付费景点也重新人满为患。那时我们不妨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琢磨如何赚钱上,尽可能抓住更多机会。
夏天买冬装,冬天买夏装,与大众选择反着来,错季消费通常都能让我们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商品。如果站在以十年为跨度的经济周期中,重新平衡我们消费与赚钱的选择,将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。
我们总在焦虑中攥紧存款,却忘了金钱终究是经济中流通的血液。一碗热汤的慰藉、一次旅行的惊喜、一件趁补贴换新的家电……这些触手可及的微光,终会在记忆中沉淀为岁月的利息。
*本文为冰川思想库原创文章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